“三孩时代”来临,90%的网友都炸了,你敢生吗?
时间:2021-06-14 点击: 次 来源:AudioNova傲诺瓦听力世界 作者:小诺
赶在六一前一天,“三孩”政策官宣了。
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,将落实优化人口结构的政策,允许一对父母生育三个儿女,以期维持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局面。
“三孩”话题顿时就火了,就生与不生,衍生出无数议论。
郑州一家媒体走上街头采访,不少受访人群表示支持。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份力,比起独生子女,“空巢老人”、“养老难”的局面有望改善。
也有网友立马表示疑惑,按照目前的限购政策,三个孩子怎么分两套房子呀?
高瞻远瞩的段子手们畅想了一下三胎家庭的未来,似乎也有道理。
而新华社做过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,不考虑三胎的参与者仍占大多数。
事实上,无论生不生、生几个,都不是一拍脑袋的事。
为了每一个宝宝都能平安健康的落地,准爸爸准妈妈们,不管家族有没有听力障碍先例的,都建议做好这两项功课!
功课1:基因筛查。
父母听力不好,孩子会遗传吗?答案是,有可能!
《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(2012)》指出,我国有约814万先天性致残者,其中听力残疾高居第二,占近四分之一。另一方面,在所有失聪新生儿中,遗传致病,占50%-60%;在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,许多人也存在基因缺陷,对致聋环境因素异常敏感。
这也就是说:如果父母听力不好的原因是致病基因引起,那么确有一定概率会遗传给子女。如果是外伤等引起耳部结构受损,那么就与遗传无关。
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携带致聋基因呢?《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筛查技术专家共识》建议三类人尽早接受基因检测。
在我国,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率至少达 15%,还有部分人群因携带基因,对某些药物的毒性尤其敏感(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因服用抗生素致聋,其他人不会)。针对孕妇、新生儿基因筛查已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开展,意义重大。
这里提醒我们所有人的是:不要觉得夫妻俩听力正常,就可以跳过筛查了。多做一步,很有必要。
功课2:听力监测。
当然,基因正常,并非万无一失,听力健康还受表观遗传、年龄等方面的影响,即基因正常,也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听力问题。
一般可能导致听觉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:
成人听不见,自己多少能察觉,但对于儿童,尤其是尚未具备言语能力的新生儿来说,定期的听力监测就很有必要了。
听力筛查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:尽早的筛查,能及时检测出异常并进行治疗,避免影响生活及交流,长期来看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。儿童在听损早期及时接受干预治疗,也能减少对其语言功能、学业成绩、性格形成等的影响。
新生儿,一般需要在出生3天内进行听力筛查(耳声发射试验),初筛未通过者须在42天内复筛,复筛仍未通过,最好在3个月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,完成听力学上的专业诊断。
对于0-3岁的宝宝,建议每年进行2-4次听力筛查,读幼儿园后,可以每半年检查一次。
怕麻烦的话,现在也有许多足不出户的便捷方式,可以帮助我们在家里进行初步的听力筛查,了解听力健康程度。
下一篇:如何保护幼儿的听力?